绍兴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启航家教网 日期:2023/08/31

  绍兴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探索推行“亲产业”办学、“融职业”育人、“联企业”用才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亲产业”办学,促进校企共同发展。一是将教学搬入产业园。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市“3+2+4”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统筹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学校与企业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打造“一校一园一企”的校企合作格局。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绍兴校区)与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近5年来,全市新增契合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4所,目前已建成15所。二是将研发嵌入产业群。坚持以科技研究与产业孵化为重点,持续推进前沿先进技术研发,加快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如,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微电子研究中心聘请专职研究员28名,积极为相关高科技企业提供全产业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全市高校与地方优势产业累计共建产业学院65个、校企合作实训工厂(实验室)218个。三是将专业植入产业链。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掌握区域产业链人才需求,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努力提升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2018年以来,累计新增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等产业相关专业50余个,撤销和转设相关专业30余个,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80%以上。


  “融职业”育人,夯实技能人才基础。一是“定向培”让企业有人用。联合四川省乐山市实施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建立职业学校学生“2+1.5+1.5”跨省合作模式,即2年在乐山学校学习、另外2个1年半分别在绍兴学校、企业学习和实习,实习期间协作班学生与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对口分配签订就业协议。首届东西部协作班毕业生实现100%留绍就业。二是“岗中教”让企业能用人。推动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学岗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识岗、跟岗、轮岗、顶岗”的四岗递进式实践锻炼。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成立26个职教集团,邀请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等,推动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深度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三是“贯通学”让企业用能人。统筹职业学校深入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推动中职、高职、地方、产业紧密互动、深度耦合。在产业基础良好、产业集群明显、有龙头企业支撑的区域,整合中职、高职学校和企业育人资源,推动校企联合开展招生、教学、实训、就业等全过程一体化设计培养,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业基础上,同时获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和至少1种中级证书,助力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


  “联企业”用才,强化智力支撑保障。一是推动平台联企引智。探索构建“专业+平台+人才+项目”的教育服务体系,推动校地共建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分中心和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并在各县(市、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院),指导校企联合建立65个产业学院、48个研究中心、28个研究院、6个实验室和19个智库,吸纳国家和省级引才计划入选者765人。二是推动人才驻企服务。支持高校选派优秀人才进驻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或科技指导员,参与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等过程,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如,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团队与浙江相关企业合作研发维生素合成新工艺,为企业累计创造120亿余元的销售额。2018年以来,全市高校教师累计参与各类政府咨询服务、规划编制等300余项,上百名教师担任省、市相关部门智库专家或行业企业顾问。三是推动协同助企攻坚。指导相关高校、中职学校与2000余家企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构建“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的三级科研组织体系,促进校企联动解决企业现场技术问题、工程问题等,着力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018年以来,全市高校获相关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0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3项。


  (来源:教育部官网)


编辑者:杭州家教杭州家教网)



首页 请家教 教员注册 教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