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虞区锚定“办有品质的活教育,打造新时代教育共富先行区”建设目标,聚焦全域优质、全面优质、全程优质的发展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策略机制,加大民生实事投入,深化教育普惠属性,为推动高水平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
立足“全域优质”精准发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化
一是优化校园网点布局。根据学校教育现状和各乡镇实际,合理设置学校规模,稳步推进薄弱学校撤并计划,努力实现“初中向城区街道、中心镇集聚”。
二是扩面教共体结对帮扶。实施“优质校+薄弱校”“城区校+农村校”结对工程,2022年新增区内教共体结对学校28对,实现区内教共体结对帮扶学校100%全覆盖,其中2个合作案例获得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和学校典型案例。
三是实施三名培育和流动计划。建立“三名”工程评选机制,以全域覆盖、全学科覆盖为标准开设“名师工作室”,实现名师资源的统筹利用和教师队伍的全域提升。引育区级以上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140名,新增市级名师工作室11个。通过进城招考、双向交流等形式,推进城乡间教师的顺畅流通,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进“全面优质”创新管理,实现素质教育更优化
一是引领学生素养多向发展。围绕五育发展需求,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地方思政教育品牌建设,强化国家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优化体育、美育、劳动、综合实践、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常态化推行“阳光体艺2+1”、Steam创新实践、“一校一品牌”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二是引领综合评价多点改革。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为牵引,创新推进“活教育”思想下的区域教育综合评价系列改革,入选全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区,成为全国首批“央馆虚拟实验”教学规模化应用唯一试点区。入选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和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以改革之矛破解人才培养之困,加快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育进程。
三是引领课后服务多维提档。依托“浙里课后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加快数字赋能、丰富课程设置,推动新学期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该区学校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模式,新增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等优质课程超百门。高水平的师资和多元化的素材,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抓实“全程优质”美好体验,深化全民教育普惠化
一是擦亮优学善育底色。该区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为契机,持续加大普惠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11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4500余个。新建73个中小学视力健康指导站,实施优享入学入园政策,探索“长幼随学”服务。出台均衡编班和分层走班实施细则,做到学生均衡编配、师资均衡配备,同时推进初中段分层走班精准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教学。
二是打造体育惠民品牌。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重点项目,合作开展青少年高尔夫、攀岩等竞技项目,推广青少年棒垒球进校园。引进高规格赛事12场次,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项,开展阳光体育赛事18项,组织万余名学生参与体质与技能测试比赛。
三是创新全纳教育模式。全面保障新居民子女入学,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100%。扎实开展社会人员“双提升”行动,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1893人。建设前江青少年活动中心,筹建融合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区域性社区教育综合体,充分满足社区民众再学习再教育的需求,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